圖片來源:攝圖網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井噴”仍在持續。
在國產造車新勢力中,第一梯隊的蔚來、小鵬、理想已先后登陸美股,而繼小鵬汽車、理想汽車2021年在香港掛牌上市之后,蔚來汽車也于今年成功登陸港交所。
除此之外,零跑汽車、哪吒汽車、威馬汽車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赴港IPO;廣汽集團旗下的廣汽埃安近期獲得25億元增資,計劃年底前完成A輪融資后,開啟登陸深交所創業板進程。
新能源汽車行業呈現出明顯的資本化特征,恰好說明了,國產新能源汽車正在迎來新一階段的爆發期。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滲透率不斷提升,市場的競爭格局也將愈發激烈。
新能源車企爭相啟動IPO
2020年,蔚來、小鵬、理想在美股市場上的驚艷表現,引燃了造車新勢力的IPO狂潮。此后,小鵬、理想和蔚來又先后赴港完成二次上市,這表明,即使是成功上市,不斷拓寬融資渠道,為造車獲得持續的資金輸血仍是新能源車企們的核心訴求。
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對于造車這件事需要花多少錢,曾表示過:“沒有200億元不要來造車。”而這個數字,也成為了行業內公認的“造車門檻”。
而當下的造車勢力主要分為三類,一是以比亞迪、吉利、上汽等為代表的傳統汽車廠商;二是以特斯拉、小鵬汽車、理想汽車、蔚來汽車等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三是以百度、華為、阿里為代表的科技巨頭跑步入場。
在群雄逐鹿的格局下,誰能更快趕上新能源車企IPO的班車,誰就能在下一階段的競爭中奪得先機。
目前,國內造車新勢力第二梯隊的車企們也在鉚足了勁沖刺IPO。
3月17日,零跑汽車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中金公司、花旗、摩根大通、建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
來勢洶洶的還有哪吒汽車。據《晚點latepost》報道,哪吒汽車已于今年2月完成超20億元的D++輪融資,投資機構為中車基金和深創投,該輪融資結束后,估值約250億元。目前已啟動目標估值約450億元人民幣即70億美元的Pre-IPO輪融資,計劃在2022年下半年推進赴港IPO。
此前呼聲最高的威馬汽車盡管已暫緩在科創板IPO的申請,但截至目前,威馬汽車已累計完成11輪融資,并與多家銀行達成了115億元的戰略合作協議,融資總金額超350億元,是國內融資總額最高的新勢力車企。
除此之外,背靠廣汽集團,公司估值已達390億元的廣汽埃安預計最快在2023年年底之前提交申報材料,擇機IPO上市。
有數據顯示,2021年一二級市場關于整車方向的累計投融資總額達1591.9億元。在這個極其燒錢的賽道里,若不快馬加鞭沖刺IPO ,車企們恐難以在激烈的競爭下存活。
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表示,未來新能源主要玩家不會超過10家,每家年收入將超3000億美元。
所以,對賽道上的玩家們而言,只有活下去,才能成為最后的贏家。
新能源汽車產業浪潮勢不可擋
圖片來源:攝圖網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想象空間會有多大?
根據中汽協數據,2021年全年國內實現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 157.5%至 352.1萬輛,滲透率同比明顯提升 8.1個百分點至 13.4%。2022年1-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完成82萬輛和76.5萬輛,同比增長1.6倍和1.5倍,市場占有率達17.9%。
另據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到203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占比要達到40%。按這個目標估算,未來九年平均每年占有率要增長近3%。若按近年趨勢推測,這意味著市場或將達到萬億規模。
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認為,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長,離不開其發展環境、政策以及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可度提高等因素。
從全球視角來看,世各國都將新能源作為戰略發展方向,全力推動汽車行業向低碳綠色轉型。歐盟希望在2030年前將碳排放降低55%,美國在2030年的目標是新能源汽車占比達到50%。
從國家戰略來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建立能夠擺脫對石油的進口依賴,降低環境污染。同時,也可以完成2030年實現汽車行業碳達峰的目標。更重要的是,發展新能源汽車可以繞過傳統車技術壁壘,在新技術領域中實現彎道超車。
另外,以特斯拉為代表的全球新能源標桿企業迅速崛起,各大傳統車企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撼動。且經過國內政策的多年培養,國內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消費意識逐漸增強。
簡而言之,在多重因素的推動下,全球汽車產業汽車行業智能化、電動化的轉型浪潮勢不可擋。
軟件定義汽車時代是發展趨勢
事實上,當下的新能源車市場,就像10年前的智能手機市場。面對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和滲透率的持續提高,一旦在后期實現了透明的價格+標準化的產品+簡化的購買鏈條,那么新能源汽車將會擁有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而當前傳統汽車制造商、造車新勢力和科技巨頭形成的三方博弈,不只是資本的較量,更核心的競爭力是其所擁有的創新技術和產品質量。
《財新周刊》報道中指出,智能汽車能夠不斷迭代更新,前提是實現了軟硬件分離。以特斯拉為例,通過重構車輛電子架構,將汽車變成了“計算機”,使其軟件不必受制于硬件更新周期的同時,又能支配硬件完成新的指令。
由此,“軟件定義汽車”正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趨勢。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國信證券研報指出,隨著汽車軟件權重占比的不斷提升,對主機廠而言,應用軟件是其品牌智能化的直接體現,更是能否占領消費者心智的關鍵,核心功能和算法的定制化和差異化一定是其發力的重點,而對于底層相對標準的系統軟件和功能軟件,以及相應的工具鏈等產品,獨立的軟件方案商具有顯著優勢和規模效應。
新能源汽車的另一大核心技術還包括了電池。電池續航里程、成本等問題若是能在關鍵性技術上實現突破,也將會對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綜上而言,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逐漸完善的進程中,資本的加碼、巨頭的入局,都將會持續推動智能汽車技術的突破與創新。而隨著消費需求的不斷增長,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必將會迎來新的引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