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紅杉中國宣布已于近日完成了對紅杉中國新基建股權投資基金(簡稱紅杉中國新基建基金)的募集,值得關注的是,該基金獲得了包括國際主權基金、養老基金、資產管理公司在內的眾多知名機構投資人,尤其是博楓(Brookfield)等機構的參與。
據介紹,紅杉中國新基建基金將聚焦于助力數字經濟、新能源和生命科學這三大領域的基礎建設。
據悉,新基建基金也是紅杉中國在科技,消費,醫療健康三大領域17年成功經驗從種子到成長期投資以外,一個里程碑式的新產品。而作為創投圈的投資風向標,新基建賽道或將迎來更多資本的關注。
圖片來源:攝圖網
美國哈佛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波特在《國家競爭優勢》一書中提到,每一個國家的發展將經歷生產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創新驅動和財富驅動四個發展階段,不同發展階段形成不同的競爭優勢。
興業證券在整理中國經濟發展相關數據后指出,1981-2017年間,我國主要是由地產、傳統基建為代表的投資驅動發展;近年來 GDP 增速呈下行趨勢,呈現出明顯的L型。在經濟增速趨緩的背景下,我國經濟發展必將踏上由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的轉型之路。
在此背景下,新基建概念被提出。
2020年4月份,國家發改委首次給出關于新基建的官方定義,即“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同時發改委給出了新基建三方面主要內容,即“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
立足于高新科技的基礎設施建設的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七大領域。
國泰君安研報指出,新基建具備高彈性特征,是近幾年穩增長的重要抓手。其中 2017和2020年的累計增速分別達到 20.6%和43.9%。往后看,在能源轉型、數字經濟帶動下,2022年也將是新基建的大年,全年增速有望達20%以上。
這表明,新基建時代已然來臨,其發展將有助于釋放我國經濟增長潛力,并推動全球產業分工格局的重塑。
隨著鼓勵創新的政策不斷出臺,新基建相關的產業投資近年來也逐漸趨熱。
作為新基建最核心版塊之一的人工智能,是許多領域數字化與智能化轉型的基礎與關鍵。大批資金和人才流入更是使得科技賽道熱鬧非凡。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以工商登記為準,僅2020年5月,我國新增人工智能相關企業就有近11萬家。在傳統企業受疫情影響業務收縮時,人工智能產業逆勢增長,較2019年同比增長28.54%。新增的企業分布在AI產業鏈的各個層級,而入局門檻相對較低AI基礎數據產業受到青睞。
在以PE/VC為代表的一級市場領域中,企查查數據研究院《近十年人工智能賽道投融資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近十年投融資事件共5475起,披露融資總額超8288億元。其中,2021上半年人工智能賽道共發生融資事件367起,披露總金額超915.94億元,而融資事件數同比增長了63.1%。從細分賽道來看,近十年來,該領域的“機器人/智能硬件、數據服務、計算機視覺”三大賽道在融資數量上位居前三。
圖片來源:攝圖網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AI企業集中進行IPO更是為產業投資迎來新騰飛。比如2021年底,商湯科技成功登陸港交所;云從科技、曠視科技、格林深瞳、云天勵飛均順利過會,并擬在科創板上市。
數據驅動的時代下,生命科學賽道也同樣受到資本的關注。來自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從2020年起,AI制藥、AI醫療機器人,在融資數量和融資金額上都有壓倒性優勢,帶動融資總體趨勢向上發展。
此外,生物制藥、創新藥作為最有可能培育出萬億級全球巨頭的細分賽道,同樣被投資機構視為“必爭之地”。
根據沙利文調查顯示,在中國以及全球,生物醫藥領域一級市場的表現亮眼。2021年全球生物醫藥領域的投融資事件共1273起,涉及金額共計3699.1億元,較2020年增長31.7%。沙利文大中華區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毛化認為,全球生物醫藥領域的投融資熱度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預計2022年還有進一步增長的空間。
而就生物醫藥公司IPO情況來看,整體表現也同樣可圈可點。沙利文調查顯示,2021年,成功登陸A股科創板的醫藥企業共38家;在港交所,共有20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在港股成功IPO,另有超過20家醫療健康企業已遞交IPO申請,其中9成以上是來自內地的企業。
生物科技公司的融資活躍,直接促進了國內生物醫藥公司對研發投入的加大,以助力產業創新。
紅杉資本沈南鵬曾表示,過去20、30年是信息科技在引領人們生活的巨變,而這一成就可能在未來20、30年被生命科學所超越。
總而言之,資本對以科技助力、技術創新為內核的新基建方向領域投資規模正在快速上升。
圖片來源:攝圖網
紅杉中國新基建基金的成立,被稱為紅杉中國歷史上一個堪稱里程碑的新產品。新基建基金將聚焦于數字經濟、新能源和生命科學這三大領域的基礎建設,投資方向主要涵蓋新能源基礎設施、高標準物流、冷庫、數據中心、新經濟產業園、高端制造廠房、生物醫藥產業園等。
據公眾號紅杉匯介紹,紅杉中國新基建基金的LP陣容豪華,吸引了包括國際主權基金、養老基金、資產管理公司在內的眾多知名機構投資人。
其中,該基金最大LP——博楓資產管理公司備受矚目。資料顯示,博楓資產管理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另類資管公司之一,全球資產規模達到6500億美金,專注于房地產、基礎設施以及可再生能源等領域的投資,其中在中國管理資產規模達120億美元。
從戰略方向上來看,紅杉新基建基金與博楓資產的重點投資方向不謀而合,而兩者強強聯合必將給新基金賽道帶來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國際投資者加碼新基金,除了看好紅杉中國在新經濟和新基建領域的領先投資能力及生態圈協同效應之外,也透露出一個重要的信號:看好中國經濟長期發展,看好中國新經濟和新基建領域的長期投資機會。
近年來,新基建投資正在為中國快速發展的新經濟、高端制造行業提供堅實的后盾。而抓住時代的每一個浪潮,也是機構投資人的“制勝法寶”。也就是說,聚焦新基建,就是聚焦下一個增長點。
紅杉中國合伙人鄭慶生認為,紅杉正處在一個構建下一個商業模式大爆發時代的前夜,無論是新材料、新能源、元宇宙、碳中和、人工智能等,都在構建新的生產和消費模式的新基建時代,這個新基建時代的核心就是科技的驅動。
顯而易見,新基建提供了一個空前龐大的投資新領域。如今,風已起,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