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從科技傳來沖刺IPO的好消息之后,商湯科技的IPO之路也逐漸明朗。
近幾年,AI公司上市接連受挫,這對于一個處在“燒錢”且難以快速實現盈利的公司而言,如何找到“續命”的出口,顯然對一家公司來說,考驗極大。
商湯科技與曠視科技、依圖科技、云從科技三家公司在業內被并稱為“AI四小龍”,而商湯科技則是名副其實的“龍頭”。
據媒體報道,在商湯之前,其他三家企業均已啟動IPO計劃,不過依圖目前已撤回材料,有望沖刺港股,而云從正處于提交注冊階段,或將成為“AI四小龍”第一股,曠視近期剛回復第二輪問詢意見。
從去年開始,外界就盛傳商湯科技將在滬港兩地上市,但商湯科技也從未有過公開回應。有業內人士分析,商湯科技如今選擇先在港交所上市也并不讓人意外,因為A股科創板對于科技企業的上市融資承受能力,尤其尚未實現盈利的科技企業的認可度尚待觀察。
據此前路透社的報道,本次商湯港股IPO籌資至少20億美元,約合129億元人民幣。若該消息屬實,商湯科技將有望成為AI領域全球最大規模的IPO。
公開資料顯示,商湯科技自2014年創辦以來,累計拿下70多個全球冠軍,600多篇頂級學術論文,擁有8000多項AI發明專利,在全球三大計算機視覺會議上發表的論文總數全球排名第一。
按照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以收入為口徑,商湯科技是亞洲最大的AI軟件公司。而市場一致認為,商湯科技有可能成為當下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領域IPO。
商湯科技之所以能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主要的因素還是來自其創始團隊。今年53歲的湯曉鷗,是商湯科技的創始人、實控人,也是商湯科技的靈魂人物。團隊核心人物還包括了徐立、王曉剛、徐冰和楊帆等四名聯合創始人。
2014年3月湯曉鷗團隊發布了一項人臉識別算法,準確率達到98.52%,在全球首次超越人眼識別能力(97.53%)。2014年6月,湯曉鷗團隊發表的DeepID系列算法,逐步將人臉識別準確率提升到99.55%。正是這些技術的突破,拉開了人臉識別行業技術落地的序幕,也讓投資人們慕名而來。
盡管資本對商湯科技青睞有加,但質疑同樣源源不斷。比如,企業能否實現自我造血,并在競爭激烈的AI行業中實現“差異化競爭”。
資料來源:艾瑞咨詢《2021中國人工智能基礎層行業發展研究報告》
據艾瑞不完全統計,2015年至2021年Q1,中國人工智能基礎層融資事件共計208起。從融資輪次分布情況看,人工智能基礎層資本市場呈現多輪次的局面。融資多聚集在戰略投資、股權投資、并購與A輪及以前,IPO與Pre- B輪后融資較為分散。這意味著該市場存在新鮮度、活躍度較高的企業同時,不乏產業成熟度較高的企業。
資本的降溫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源自于AI公司估值高且盈利能力不足。
以商湯科技為例,有媒體曾不完全統計過,僅從2018年4月到9月的5個月時間內,商湯科技就接連獲得了三輪融資,金額更是超過22了億美金。放眼全球創投史上,在當時很難再找出一家創業公司能夠獲得如此密集且大量的融資。
然而,這只是AI創投圈里的冰山一角。彼時,動輒就是幾億、幾十億美金,一輪接一輪地砸在了AI獨角獸們的身上,也直接將AI公司的估值推升到了絕大多數VC/PE望而卻步的高度。
與此同時,一大批的AI創業公司的生存問題開始漸漸浮現。一方面企業本身是否有足夠的實力能夠在技術或算法方面建立競爭優勢;另一方面受限于場景化運用,大規模商業化的落地難以推行。疊加2018年的資本寒冬,資本無力“輸血”的狀態下,AI公司步履維艱,甚至有的公司因資金鏈斷裂而破產。
也因此,AI公司們也迎來了他們的分水嶺。正如《哈姆雷特》中的那句名言,“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此外,2020年AI公司也相繼拉開了上市大幕。Palantir、涂鴉智能、Schrodinger、C3.AI、UIPath等公司已經成功上市,更有大量公司正在排隊上市中。華泰證券認為,未來A/H/美股AI公司市值的比重將會大幅提升。
綜上而言,我國AI行業依然呈現較高景氣度。在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經濟建設的大背景下,企業對AI的需求逐漸升溫,且基于AI的“賦能”特性,相關產業也逐漸產生經濟效益。但同樣,在競爭激烈的AI賽道中,企業的核心技術和商業落地模式將會成為企業的競爭壁壘。并且,隨著以商湯科技為首的“AI四小龍企業”IPO塵埃落定,AI企業的龍頭優勢亦會愈加凸顯,而資本也會更有耐心和信心“與時間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