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操福利-尤物在线网站-国内成人精品亚洲日本语音-花蝴蝶亚洲一区二区三区|www.xawyxh.com

  • 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聞中心
  • 現在的位置: 新聞中心 > 財經資訊
    新聞中心
    news
    財經資訊
    被點名了的芯片還會受資本關注嗎?
    原文出自:金雅福投資    發布日期:2021-08-13 14:14:52


    圖片來源:攝圖網


    近期,央媒《“缺芯”不是“炒芯”的理由》引發資本市場震動,也給火熱的芯片市場澆了一盆冷水。


    供需關系向來都是市場經濟恒古不變的定律,“芯片荒”導致的芯片漲價似乎也順理成章。不可否認,“炒芯”的背后,除了有一層供不應求的客觀因素存在,也有部分原因在于大家對未來芯片市場前景的過度狂熱。


    然而,芯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生活的方方面面幾乎已經離不開它。比如手機、電腦到汽車,甚至火箭、機器人制造等等,小小的一枚芯片,足以震懾住整個業界,甚至說它能改變一個行業的業態模式也不為過。


    也難怪央媒會聲色俱厲地質問那些擾動芯片市場的行為:“當更多拿不到芯片的汽車企業扛不住,停產了甚至倒閉了,最終傷害的又是誰?”


    若說過去,得數據者得天下確實不假。只是隨著硬科技時代的到來,AI、物聯網等新業態的逐步呈現,恐怕是得芯片者得天下了。


    所以,在投資君看來,“過熱警鐘”的敲響并不是讓芯片市場“偃旗息鼓”,反而是在“養精蓄銳”之后的再一次爆發。前路漫漫,任重道遠。在這一場“國產替代”的攻堅戰中,各路資本的跑步進場或許更能夠讓人看清楚芯片市場的發展空間。



    “缺芯”導致的漲價潮


    “缺芯”潮仍在持續。


    市場分析機構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最新研究顯示,7 月份的芯片交付周期 (從訂購到交貨時間差) 較上月又增加了8天以上,達到20.2周,這是該公司自2017年開始跟蹤該數據以來的最長期限,意味著全球芯片短缺問題持續惡化。


    據MarketWatch報告顯示,全球芯片短缺現象預計還會持續三四個季度,可能要到2022年,行業才會恢復正常。現階段半導體公司出貨量比市場需求低10%—30%,至少需要三四個季度才能趕上需求,然后再過一二個季度,客戶、分銷渠道的庫存才能補充到正常水平。


    芯片短缺的問題對手機行業、汽車行業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沖擊。


    蘋果公司稱,芯片短缺對其Mac電腦、iPad平板電腦生產影響惡化,并已波及智能手機iPhone生產,蘋果預計其第四財季營收增速將有所放緩。而特斯拉一度是全球芯片荒的受益者,也開始對芯片短缺提出擔憂。


    “缺芯”導致的另一個市場經濟現象就是價格的暴漲。



    圖片來源:攝圖網


    產業龍頭臺積電近期宣布其為LCD驅動芯片供應商提供的12英寸晶圓制造服務將提價15%-20%。三星也表示,將調整其半導體晶圓的定價。


    潤米咨詢創始人劉潤在其公眾號分享了他一位學員的經歷,說他的學員在給客戶報價時,一塊芯片價格是78元,但等到客戶下單的時候,就已經變成了1098元一塊了。14倍的漲幅,就是現在芯片行業的現狀。


    目前芯片市場的價格亂象已經引發監管關注,對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行為也會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不過業內仍普遍預期,全球晶圓產能緊缺狀況至少要持續到2022年,這也意味著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半導體行業的景氣度仍將在高位運行,預計“漲價之風”還會刮到產業鏈各環節。




    “卡脖子”困境仍然存在


    受益于晶圓銷售量增加及平均售價上升,中芯國際二季度業績亮眼:營收同比增長超過40%,環比增長超過20%;期內凈利潤同比增長398.5%,環比增長332.9%;毛利率環比增長7.4個百分點達到30.1%。


    季報顯示,中芯國際的先進制程出現進展,但產能提升仍受制于美國實體清單。中芯國際聯席CEO趙海軍透露,該公司部分28nm、14nm相關制程設備的許可被美國推遲,目前正在與供應商一同努力溝通和解決。


    有網友在知乎上問,為什么中國能研發出“兩彈一星”,卻遲遲無法制造出“中國芯”?


    事實上,芯片制造被認為是現代工業技術領域的皇冠,屬于精密制造,精密到超乎想象的程度。而現在前沿的芯片制造技術已經是在納米級進行操作,且在制造過程中需要各項技術的加持。同時,資金投入大、研發周期長等特點又增加了它的制造難度。



    圖片來源:攝圖網


    有統計顯示,知名光刻機巨頭荷蘭ASML在2020年光刻機研發上投入了172億人民幣,其王牌產品EUV極紫外光刻機累計研發投入約470億人民幣,持續時間超過20年。而三星,英特爾和臺積電投資的7納米生產廠,投資額都已經超過二百億美元。


    也因此,當掌握大多技術的美國宣布禁止華為等企業使用相關的技術專利時,中國芯片就會面臨“卡脖子”的困境。而美國等國家這些技術專利是上世紀50年代到現在幾十年積累起來的。


    不過,當前政策熱持續升溫對半導體行業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隨著產業鏈不斷成熟,技術和設備不斷更迭與完善,相信國內相關企業也會逐漸突破“卡脖子”挑戰,技術自主創新和國產替代指日可待。



    芯片賽道熱鬧非凡


    芯片賽道近幾年亦是熱鬧非凡。


    疫情的爆發對全球半導體產業供應鏈產生了巨大沖擊,美國的技術制裁同樣讓國產替代的需求變得更為旺盛。


    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的數據,2020年我國集成電路設計實現銷售收入為 3778億元,2012-2020年間的復合增長率為25.30%,已超過同期全球行業增長率。


    另據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年芯片相關企業全年注冊2.28萬家,而今年年初到5月底,注冊芯片企業就高達1.57萬家,同比增長230%,總數為6.70萬家,來勢極為兇猛。


    與企業數量相匹配的是中國晶圓廠的新增數量,據SEMI今年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半導體制造商將于今年年底前啟動建置19座新的高產能晶圓廠,2022年將開工建設另外10座晶圓廠。其中今明兩年內中國大陸及中國臺灣地區各建設8個新晶圓廠,大幅領先其他地區。


    投融資方面,資本也對芯片產業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和熱情。有數據顯示,芯片行業在2021年上半年的投資數額與去年全年的投資額相媲美。科創板的設立給資本有了退出通道,資本“狂歡”更是達到了一個極大值。


    毋庸置疑,在如今國產替代的大環境下,芯片產業正在迎來大展拳腳的機會。但無論對創業者還是投資人來說,仍需要等待時間的最終驗證。

    深圳市金雅福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0-2016 金雅福投資 粵ICP備14084087號

    客戶服務熱線: 4000171880

    郵箱:service@jyffund.com

    粵公網安備 4403030200108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