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曙宏觀點:
1、金融科技的興起,有望重塑行業競爭格局。
2、過去金融機構主要賺牌照的錢,未來更多地要賺能力的錢,各種能力的基礎是金融科技。
3、金融科技將分為兩類,一類是利用科技手段,推動創新,提高效率的傳統機構;另一類是生態平臺型企業,背靠互聯網巨頭提供綜合性的助貸業務,不僅提供技術服務,同時輸出流量和場景。
4、支付和借貸領域將是金融科技未來發展最大的兩個細分領域。
汪經理:您好。近幾年金融科技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全球各金融機構也對金融科技保持了熱切的關注度和持續不斷的投入。受益于互聯網和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龐大的客戶市場,我國成為亞洲甚至全球金融科技市場的主力。
金融科技的發展重塑金融行業,原有的行業間競爭邊界和行業內競爭格局有可能打破:過去金融機構主要賺牌照的錢,未來更多地要賺能力的錢,各種能力的基礎是金融科技。
未來,金融科技將分為兩類,一類是利用科技手段,推動創新,提高效率的傳統機構。例如中國平安,在過去十年,已經投入超過500億元在金融科技上。另一類是生態平臺型企業,背靠互聯網巨頭提供綜合性的助貸業務,不僅提供技術服務,同時輸出流量和場景,典型代表是螞蟻金服、微眾銀行等。
主持人:花旗集團近日發布的2020展望報告指出,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千禧一代對非傳統銀行服務持更加開放的態度,對此您是如何來理解的呢?
汪經理:千禧一代、包括更年輕的主力軍——Z世代,這些年輕的客戶群體已經習慣了移動、數字化的互動方式。相比傳統銀行,他們更喜歡在淘寶、微信支付(以及國外的谷歌、亞馬遜)等電子平臺上進行交易。
以過往的觀念來看,由于年輕客戶群體普遍收入有限,該細分市場往往缺乏吸引力。但從長期看,年輕一代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他們將逐漸成為社會消費的中間力量、家庭責任的承擔者以及社會財富的主宰者。
年輕一代的成長期幾乎和互聯網形成的高速發展期完全吻合,享受著移動互聯網科技帶來的多元娛樂和社交,他們的觀念將對幾乎所有的行業未來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金融服務業也和其他許多行業一樣,面臨來自科技升級的沖擊。傳統金融行業尤其是傳統銀行,必須走科技創新的發展道路。
主持人: 實際上,以BATJ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進入金融科技領域較早,布局較全,在金融科技平臺生態中,投資者應如何從技術、品牌等方面的優勢挖掘更具有競爭力的投資機會呢?
汪經理:互聯網企業未來將成為成為金融科技領域在金融和科技兩側的重要主體,搭起一個重要的平臺。例如螞蟻金服、騰訊理財通等互聯網巨頭旗下的科技企業,具有數據和技術上的雙重優勢,快速成長為科技金融類的獨角獸企業。這些互聯網行業巨頭將其經過驗證的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新興技術,提供給其他金融機構,在金融科技類企業中也具備較為突出的發展優勢。
這些互聯網巨頭企業往往根據自身業務特點構建了業務生態圈,如阿里巴巴的電商場景、騰訊的社交場景,從生態圈外圍向金融業不斷蠶食,逐步將金融植入到各類生活場景中去,并利用技術優勢縮短金融服務的環節、提高金融服務效率,進而搶占了大量用戶和流量。
主持人:另外,在金融科技智能化過程中,哪個細分領域您認為會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汪經理:金融與科技具有天然的融合性,金融科技應用空間廣闊。金融行業歷來是先進技術應用的“先行者”,行業海量的數據和多樣化的商業模式,為科技應用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目前,金融科技應用到風控、營銷、支付和客服等金融業務的各大核心流程,衍生出大數據風控、智能投顧,移動支付和智能客服等多種新興金融服務模式。可以預見,金融與科技的融合將產生更加豐富的應用創新,也將帶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其中,我認為支付和借貸領域將是金融科技未來發展最大的兩個細分領域。支付領域在全球是最廣的細分領域。畢馬威發布的“2018全球金融科技100強”企業中,支付企業在榜單中占據主導,其中支付企業有34家上榜,企業數量遠遠領先于其他領域。我國移動支付持續保持快速增長,市場空間居全球首位。
另一個領域是互聯網信貸,其交易規模呈現出迅猛增長的態勢。2011年,中國互聯網信貸交易規模為97億元,而到了2017年,已經增長為28048.48億元,增長了近290倍。
像阿里網商銀行、騰訊微眾銀行的成功背后是金融科技與流量相結合產生的巨大力量,他們實力強大,且有流量入口,前景廣闊,也成為了行業的標桿。我認為,這一塊的細分領域未來會有更多的投資機會以及更大的想象空間。